第(3/3)页 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给自己的消息,番薯也不日即可入京。 除了物理、化学等技术经验方面的东西,宋应星其实还对农业有一定的研究,比如对水稻,浸种、育种、擂秧、耘草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。 他准备让宋应星来接受种植推广的工作,无论是改良火器,还是番薯,哪一样都比上战场更重要? …… 墙子岭, 位于北京密云东80里,被视为守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。 岭上筑石城,城高二丈五尺,宽一丈三尺,城楼为砖石结构,坚固无比。关山顶上有烽火台,可望见数十里外的敌人,一有敌情,立即点燃狼烟发出信号。 皇帝收到军报已经过去一个白天了, 现如今的墙子岭,岳托所率的大军已经对墙子岭发起了一整天的攻势。 密云总督吴阿衡的防地,这位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,在接到军报的时候,敌军已经离这不足五十里了,仓促之间根本组织不起来大军防守。 可即便如此,他也依然带队赶到了墙子岭支援总兵吴国俊,奋勇血拼。 杀死了骑都尉感济泰。 此刻的墙子岭的石头就像是茅坑里面一样,嘿嘿的散发着腥臭。 上面沾满了人的血,晒干了之后,就成了这个样子,苍蝇蚊虫趴在上面,有箭矢或者是炮弹落在上面,就“嗡”的一声飞起来,如蝗虫一般遮天蔽日,很快就又落回到石头上。 就在这时,听的后面一阵喧哗, “总兵吴国俊跑了,总兵吴国俊跑了……” “吴国俊我入你老母!”密云总督吴阿衡眼珠子瞪的老大,不敢相信。 不仅吴国俊跑了,监军太监邓希诏也跑了。 自己前来增援还在血拼,被增援的总兵吴国俊竟然俊畏惧逃跑? 随着总兵吴国俊的逃跑,军心涣散,他手下的将士就像是被抽走了脊柱的野兽,轰然倒塌,士兵成群地逃散。 密云总督吴阿衡的左右两翼门户大开,他的周围不再是与之并肩作战的明军将士,变成了真空,成为敌人随时可突击过来的路线。 “砰砰……”几只箭矢落在吴阿衡的脚边,溅起无数的灰尘。 溃逃造成了更多明军的死伤,长枪方针,将士们之间离的很近,原本是为了抵抗敌人,如今却成了吞噬人命的幽幽巨口。 一人摔倒,扳倒一片人,后面的人继续跑踩死前面的人,不断的有人摔倒,却挡不住溃逃的明军。 绝望的呼喊声和哀嚎声遍布整个战场,而与形成反差的却是外面满清鞑子的喊杀声、嘶吼声。 终于,不仅总兵吴国俊的手下将士崩溃,就连自己的手下将士也崩溃,扔下手中的长枪,转身往后跑。 受其感染, 一个,两个……很快也大批大批的溃逃。 “不准逃,不准逃……”阿衡大义凛然,慷慨激愤抽出手中的宝剑道:“我们生为大明将士,死为天国英灵。” 他砍翻附近几个溃逃的人,却依然挡不住溃败之势。 就在他准备英勇就义的时候,突然被人给扯住了,双眼腥红底回头,不由愣住,“锦衣卫的人?” 来人正是锦衣卫几人,领头的是一名百户,“陛下有旨,密云总督吴阿衡放满清鞑子入关……” 啊? “放满清鞑子入关?” 密云总督吴阿衡整个人都愣住了,连忙接过百户手中的旨意,快速的扫完其中的内容,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图,不禁咋舌。 “陛下这是要在京师附近和满清鞑子作战?” 旨意的后半段却是让他千万别死,组织好兵力,在满清鞑子回关外的时候,尽全力阻截。 关于吴阿衡之死,有传言说,他是“酒醉不能起,被杀”。说当时监军太监邓希诏过生日,总兵吴国俊拉着吴阿衡去祝寿,两个人都喝高了,因此导致指挥不力,被清军突破墙子岭。 这种说法无疑是满清胡编乱造,而今人不加考辨,在网络上轻率引用。 墙子岭位于北京密云东80里,城楼高数丈,且为砖石结构,坚固无比。关前二里的山顶上有烽火台,可望见数十里外的敌人,一有敌情,立即点燃狼烟发出信号。 作为蓟辽总督,阿衡的驻地在墙子岭内的密云,即便他真的曾经酒醉,也不至于仓促间被清兵突袭杀死。酒醉被杀的说法,不管满清怎么传,都没过大脑。 事实上,清军突破墙子岭用了数天时间,血拼数日,总兵吴国俊畏惧逃跑,前来支援的阿衡孤军被困,力竭被杀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