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 拉拢寒门-《大唐公主的小驸马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武延秀走进屋子,看着主座上的略微有些悠闲的沈三问。

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虽然觉得有教育事业他应该很忙,但是看到他靠在长椅上仔细品茶,总感觉他就是很悠闲。

    武延秀道,“文部在长安和原州的分部已经设立、更新妥当,收入增加了不少,是不是可以开始向繁华的益州和扬州铺开。另外,我带来了两地的账簿你过目一下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接过账簿,翻阅一二。利润远不如洛阳,不过增长趋势很明显,只需要时间,便又是稳定的进项。

    “侄儿辛苦了,如今朝局复杂,贸然扩张并不妥当。我打算在文部下另行设立财务部,由三省、皇亲、御史共同派人监察,以免出现错漏,你以为如何。”

    武延秀一惊,“文部如今收入过高,财帛动人心,贸然让这些人参与进来,恐怕会生一些龌龊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回道,“以后的收入会持续增长,那时更加动人心,若是没有完善的制度多方监察,更难稳固。这笔巨大的财富,若是被有心人利用,对国家和社稷都是大难,我们也不可能看着一辈子,不如早早的分清楚为好。”

    武延秀心下有些失落,虽然这些钱不是他的,但是管久了,突然没有检查确认的权力,心塞塞的。

    可文部的大头目都不在意,他还能说什么。

    “这笔钱可以用在太多地方了,若是如今将权力交出去,这些人难免起心思,想要为各自的部门争取,恐怕反对全民教育的声音会更大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点头,“所以,我现在只是与你商议该如何办,估计还要几年时间才能执行。文部的钱,取之于思想和文笔,只用在能够奖励读书、思考、创作的地方,必须在这个前提下,我才会让出这项权利。

    陛下金口玉言,答应过我文部由我全权负责,如今文部每年还给国库上交一定数额的财富,我总是没错的。只要我不主动让权,其他人在陛下面前说这个,只能是自讨苦吃。”

    武延秀:“哎,这么大的权力和财富,你就这么让出去了,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:“别这么说,我现在就缺粪和土。”

    武延秀装作不经意的提到,“对了,教育改革的事情,昨日听到武家众人议论起,武家作为皇亲倒是与这无关能够保持中立,但是已经有些人拉拢他们,商议好明日早朝齐声反对,对你施压了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:“他们是想对陛下试压,上一次早朝不是被我驳的哑口无言吗,我也不担心他们。不过,我一个善良的人,还是要救他们一救,陛下可不是甘心受他们摆布的人,一起谏言看着威风,能给自己壮壮胆,来俊臣一句结党营私,他们就能当堂吓得尿裤子。”

    武延秀笑了,“哪有这么不堪,人老了身体有些毛病罢了。我已经劝我父王不要参与这些事了,说不定对武家来说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:“哦?武家能有什么好处,你们缺钱读书啊,我可以资助一二啊。”

    武延秀:“世家就不必说了,自诩书香门第,出的纨绔比谁都多,明面上对武家尊重,暗地里恐怕是瞧不起的,皇权都被他们鄙视了几百年,一下子转变不过来。

    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,他们先是被瞧不起的寒门压了一头,如今瞧不起的泥腿子都有站他们头上的机会了,怎么不是好事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:“怎么没听说你对世家成见这么深,他们对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?那些寒门又哪里得罪你了。”

    武延秀:“休要胡说,我堂堂一品国公,谁敢动我。那些寒门倒是没这么可恶,只是他们与这项改革并没有深层次的矛盾,我觉得还是有机会拉拢的,就看你给出什么样的条件了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:“明天算得上我与世家的第一战,我断言这些寒门会当场倒戈,你信不信?”

    武延秀:“明天的事,谁说得准,明天陛下说不定突然就不支持了,你还是只能回来写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:“恩?”

    武延秀:“你的那几本书已经从周更改成月更了?”

    沈三问顺了顺眉毛,人类的极限就是一月四千字,没错,他已经在很努力码了!

    而且,他现在做的事,能让以后有数以万计的码字工啊,这样还不能将功折罪?

    手上起了几个水泡,湿气太重,贼难受。呜呜呜呜

    看在我这么努力码字的份上,支持几个推荐票吧。5555~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