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四联与绢人-《结婚三年不给碰?老子不伺候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马宏伟尽管已经买好了衣服鞋子,但他并没有着急回去。

    他骑着自行车稍一溜达,就在汪府井的京城百货大楼附近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大爷,存车!”

    马宏伟推着自行车,来到百货大楼前的存车点,对管理的老大爷说道。

    大爷头也不抬的说:“两分钱!”

    马宏伟掏出两分钱,将之递给管理大爷,然后把自行车停放在存车点,并上了锁。

    这年头还没有私家车,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领导出行,才会给你配车。

    普通人要么坐公交,要么走路,要么就是骑自行车。

    80年的人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穷了,尤其是京城人,基本上上班族家家有辆自行车。

    舍不得买凤凰,但是杂牌车还是能买得起的。

    所以在这年头,但凡是大点的商场、市场或者饭店什么的,门口都有专门停车的地方,也会有专门的管理员。

    虽然需要交两分钱的管理钱,但是人家却是能够帮你看住自行车。

    但凡是有这些管理员的地方,那基本上没有小偷敢来。

    停好自行车,马宏伟就拿着东西进了一家名为“四联美发”的理发店。

    这家理发店可不简单,算得上是当时京城,乃至是全国最好的几家理发店。

    四联美发并不是京城本土就有的,最开始是在魔都沪海滩,而且也不是单独的一家理发店,总共是四家。

    分别是:华新、紫罗兰、云裳以及湘铭。

    后世人可能根本没听说过这几家理发馆,但在建国之前,这几家理发店那可是相当的牛。

    他们过去接待的都是民国时期的大亨、名流、文人墨客、富豪与权贵,民国时期的明星在他们那里,都只能算是普通的客人。

    到了五十年代,为了满足京城的照相、洗染与理发需求,这四家理发馆就全部搬迁到了京城,并合并成了一家,那时候经常在里面理发烫发的,都是能够让河蟹神兽出现的存在。

    而里面的理发师,也都是当时妥妥的“高薪阶层”,最赚钱的时候,一天收入就能破百,想想这是什么概念。

    进入里边,马宏伟发现来这的大多数都是女同志,还有一些外国人也在这里理发。

    之所以会这样,主要就是当时的京城,还只有四联美发这里能够烫发。

    马宏伟收回目光,来到收银台:“同志,理发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