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过去不论什么地方,那都得先交钱,然后再服务,生怕会出现服务完不给钱的情况。 “理发八毛。” 服务员淡淡开口。 这就是京城第一理发店的价格。 在当时,京城最便宜的理发也就是一毛五,贵点的就是三四毛,然而四联却是直接收八毛。 你要是烫发的话,最少也得两块两毛钱,价格那是相当的贵,谁让人家是独门生意呢。 不过,马宏伟今天四百块都花出去了,也不在乎这八毛钱。 他来这地方理发,主要是这里理的更“国际范儿”一些,这样也能更让他像“华侨”。 交了钱,立刻就有服务员过来,领着马宏伟把东西存放到衣物柜里。 上了锁,将钥匙交到马宏伟手里,然后开始带他去洗头。 服务倒是比其他国营店好些,但跟过去相比还是差了很多。 据马宏伟所知,过去的四联美发,那一进门就有服务员开始伺候,或是给你拎包或是给你挂起大衣,并递上一条毛巾擦脸。 据说从进门开始,到你走出理发店,一位男宾客一共需要用上八条毛巾,而且全都是经过酒精消毒的,当时每天都有一辆专门的三轮车来运送毛巾去消毒。 洗完头就是理发,理发师傅也没问,上来就是搞。 这也是过去的风格。 那时的理发店不会问你怎么理,都是理成什么样算什么样。 完事之后,还会给你刮脸和“马杀鸡(按摩)”。 也难怪会收八毛钱,原来不只是理发啊。 马宏伟照了照镜子,那发型倒是很有时代特色。 不过,跟一般理发店理出来的,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。 带着包从四联离开,马宏伟再次骑上自行车,来到了一家店铺。 既然是上门做客,那肯定得给主人家礼物。 如果说是去国人家,马宏伟直接就会买罐头、糕点加上麦乳精作为礼物。 因为当时的国人缺衣少食的,这些东西就是最好的礼物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