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事变动-《盛唐大公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也知道皇帝是关心他,自然不会有异议。

    话说到这里了,后面自然就不用多废话了,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狄仁杰卸任,这内阁首辅的位置算是空出来了。

    虽然说李月辰有意将来让上官婉儿去接任,但目前来说显然还不是时候。

    况且现在的上官婉儿还不到三十五,太过年轻,资历也不够。

    直接从暗卫指挥使转到内阁首辅,下面的人肯定也都会不服。

    最终,武则天打算让狄仁杰教出来的张柬之去接任内阁首辅。

    而上官婉儿则就任凤阁舍人一职。

    如今太子妃正准备接手暗卫,上官婉儿不需要每天盯着,只要在她不懂的时候教教她就行了。

    于是在上官婉儿三十四岁这一年,终于真正的踏入了朝堂。

    而凤阁舍人这个职责,其实跟之前做的工作也没差,无非就是个名分的问题。

    凤阁舍人,曾经叫做中书舍人,说到底等于皇帝的高级秘书,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很大的权力。

    主要的工作内容是,各司以及各地官员的奏章表议并提出处理意见,然后呈进皇帝。同时,凡上报的大事件,也由中书舍人转呈。

    同时要负责起草诏,制,赦,玺书以及册命等皇帝颁发的文书,经由皇帝批准之后,下达有关部门执行。

    而且这些文书在下达以及执行过程中发现有误差,有责任向皇帝奏明,并加以政正……

    总而言之,凤阁舍人是个地位高,权力也大的职位。

    之前的凤阁舍人几乎都派不上什么用场,因为皇帝身边常年跟着上官婉儿。

    但现在,她正式接手这个职位,也等于是给了个名分。

    从这一刻开始,上官婉儿算是彻底脱去了奴籍,变成了朝廷在册的官员。

    当然了,现在因为有内阁的存在,权力肯定是没有南北朝时期那么大了。

    但作为皇帝的高级秘书,再小也不会小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实际上内阁的组建本身就已经让文昌台,也就是曾经的尚书省逐渐失去了作用,并入了其中。

    将来凤阁与鸾台都有可能逐渐并进去,李月辰也不希望国家官僚机构太过臃肿,所以对这一点并未阻止。

    反正只要国家不乱,那顺其自然就好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里,官员们也都收到了新的人事变动的消息。

    他们对此倒是没有感到多少意外,张柬之算得上是狄仁杰的学生,接手内阁首辅一职也算正常。

    至于说上官婉儿,原本干的就是凤阁舍人的活儿,现在只不过是有了名分,更加正规了而已。

    更别说如今这皇权空前集中的环境下,也没有人敢对此提出反对。

    相比起朝廷的人事变动,李月辰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政法大学要建立的前提,就是先确定法律。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律要足够健全。

    而李月辰在考虑的问题是,到底使用哪种风格的法律?

    比如说,秦朝时期,法律很严格,动不动就死刑。

    从而造成的结果就是,对民众而言,无论犯小错还是大罪,结果都是一样的,所以这并不会让犯罪率降低多少。

    再加上这又是封建时代,以人权为出发点也不现实。

    最终,李月辰决定采用关押与体罚结合的方式。

    盗窃之类的犯罪,以关押和劳动为主,将来修路什么的都要用到犯人。

    而抢劫,强奸以及绑架和贩卖人口之类的,则是关押和鞭刑,偷孩子的直接抽鞭子抽到死,当然这属于潜规则,不会写在明面上。

    故意杀人等罪责,自然就是斩刑,杀人偿命,天经地义。

    确定了基本法规,剩下的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细化了。

    这种工作量很大,一个人不够,所以需要后续不断完善,甚至李月辰还准备拿到皇族内部的课堂上,让这些孩子们跟着一起讨论一下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