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四章 天要塌了!-《相公,陛下又请辞啦》
第(2/3)页
至于方法倒是没有那么复杂,就是依托广东的发展。
广州近来的发展在步入正轨之后爆发出来能量使人震惊,而这也形成了莫大的吸引力,而经济活力的造富神话令得如今的北方甚至有了类似【要想富去广府】的说法,因此北方人一旦遭遇天灾或者说实在是过得穷苦,便有南下去广东的想法,因此广东接纳了海量的北方移民。
章衡作为两广宣抚使,而且有临安商行的消息,因此知道这个情况,便把注意打到这上面去了。
邕州的条件比起跟广州当然是天差地别,但章衡更知道该如何吸引这些背井离乡的人。
章衡出了一个引入人力的政策,便让邕州拥有了与广州争夺人力的资格。
这个政策效用很强,但其实说起来也简单,无非便是来了就分房分地安排家属务工这些,将衣食住行都安排了妥当,甚至章衡在新城市的建设中引进了后世的公交车制度,为邕州这座城市的工业化诸如强大的动力。
解决了人力的问题,邕州的发展便如同加满了油的车快速地奔跑了起来。
到了皇佑元年的年底,邕州的人口突破八十万!
皇佑二年中秋节,邕州人口突破一百三十万,原本规模颇大的邕州城竟然有了饱和的姿态,令得章衡连连感慨说这邕州城还没有建设完成便已经落后了,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了,但好在一样可以用。
五十万人口的邕州算是达到目标,一百万人口的邕州算是达到了设计的标准,而挤一挤的话,往这大城里面塞两百万人也没有问题,无非便是居住条件差一些,出行条件堵一些罢了。
不过两百万人口只能是想一想了,毕竟整个大宋也就只有一个汴京城。
即便如此,也已经是超过了章衡原本的想象了,有了这一百三十万人口,章衡已经有了与交趾抗衡的底气了。
当然,章衡不仅仅有这一百三十万的人口,邕州的身后还有广南西路以及广南东路,一旦取得了关键性的紧张,还可以获得汴京的支持。
皇佑三年秋收,广南西路获得大丰收。
这几年在章衡的推动下,整个广南西路都在开垦种植水稻,以供应邕州爆发的人口,经过这几年的开垦,终于在皇佑三年的秋天获得大丰收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