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过了元宵,春节才算是过了,时间进入庆历七年。 自从当了官,章衡便感觉时间过得飞快。 从庆历二年他正式进入仕途,恍忽之间,五年时间便匆匆而过,好在时光也没有辜负他,五年时间,他便从将作丞到如今的起居郎,足足升了六级,每年都要往上升一级。 当然,这种升官速度不能算是快,只能算是稳扎稳打,因为真升得快的,还另有其人。 太平兴国二年,三十四岁的吕蒙正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,夺得了殿试状元。 中了状元后的吕蒙正被任命为将作监丞、升州通判。 两年后,宋太宗在亲征太原北汉政权的时候,又特意把吕蒙正召到了自己的身边,为自己出谋划策。 之后吕蒙正又升为都官郎中,入朝任翰林学士,擢升为左谏议大夫、参知政事。 参知政事在宋朝相当于副宰相,吕蒙正出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不到40岁。 也就是说吕蒙正从高考状元到副宰相只用了六年之间,创造了奇迹。 之后吕蒙正又花了五年时间,升为宰相。 这种速度史无前例的,在整个科举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。 就连鼎鼎大名的王安石都没办法跟他相比,王安石升任参知政事花了整整二十七年,而且同为第一等进士的文彦博,升副宰相花了整整二十年。 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,章衡并不比吕蒙正差,因为在庆历二年三元及第的章衡才十七岁,而吕蒙正中举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四岁了。 章衡的升迁速度比不上吕蒙正,大约还是因为他年纪的缘故,年纪太小,升迁太快不是好事,毕竟升到后面升无可升了,对谁都不是好事。 而且,现在的他虽然官位不高,但手上的权力却是不小,掌控着一个堪比六部级别的银行,身兼知制诰之职,还掌握着度支司判官的权力,这是真正的实权派! 毕竟一个既是朝廷财神爷,又是皇帝近臣,这样的人,就算是官位低微,又有谁敢轻视? 不过章衡没有时间关注这些东西,元宵一过,他便忙碌了起来。 上班的第一件事,便是提着一包鲜花饼赶往内藏库。 再次见到章衡,其实没有多长时间,但滕时中却是有些受宠若惊:“章知制怎么来了?” 一个人的称呼,是可以透露很多信息的。 度支司的人喊章衡为章判官,是因为这是章衡在三司任职的职位,意味着他在三司内部的权力。 到了银行,银行的人称呼章衡为章知事,是认可章衡是银行的一把手。 至于外面的人,则是喊什么的都有,什么章三元,章廿四什么的,但滕时中喊章衡为章知制,意味着他敬重的便是章衡身上的这个职位。 想来也是,对于滕时中这样的内宦,也就只有知制诰这个职位能够镇住他了。 毕竟谁越靠近权力中心,谁便是权力更大的人。 滕时中虽然是宫内势力,但比起章衡这个知制诰,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的,所以会感觉到受宠若惊倒也正常。 章衡笑道:“滕大掌柜因何前倨后恭?” 滕时中一听顿时苦笑道:“以前是在下有眼不识泰山,倒是章知制,您现在可是御前大红人,您这一上班,便提了礼品来我这儿,我这哪里受得起啊,论官位差遣,也得是我提了礼品上您那里去啊!” 章衡哦了一声,笑道:“你这就误会了,这饼不是给你的,我自己买着吃,也不是特意过来找你的,路过而已。” “啊?这样啊……”滕时中顿时有些失望。 章衡大笑起来,笑歇之后,摇头道:“刚刚是开开玩笑,我还真是特意过来的,这鲜花饼,乃是友人从福建那边带来的,倒是不贵重,但算得上奇巧,带来给滕大掌柜尝尝鲜。” 滕时中一喜,但随即警惕起来,连连客气道:“有劳有劳!” 章衡打开包装,做了一个请的手势:“来来,滕大掌柜,尝尝。” 滕时中眼里有警惕,有些犹豫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