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陆尹宁是个雷厉风行的,立即找到章衡与曾幼薇,将此事敲定下来,章衡吩咐工人从江淮当地招募,这个自然也是问题不大的。 章衡听说了公西大财此人的愿景,顿时十分感兴趣,干脆跟他见了一面,公西大财原本还以为是什么小官,但见到章衡之后,便惊为天人。 “原来是章三元当面,哈哈哈,您是这个,您是整个江淮人的大恩公啊,万家生佛,您可能不知道,有不少家庭都供奉着你的长长生牌位呢。” 他竖起大拇指。 此次江淮遭灾,虽说章衡并没有怎么出面,但江淮人都知道筹集赈济粮的是章衡,而打击海商之事,虽然百姓并不知道,但上层的人却是有一些渠道的,公西大财虽然不是官场上混的,但人家身后肯定是有背景的,知道也没有什么出奇。 章衡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,做好事不留名,写在日记里自然是道德高尚的事情,但若是有人能够知道,那就……太爽啦! 章衡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公西大财:你这小嘴说话还蛮好听,会说就多夸几句呗。 公西大财有些茫然不知所措,看向旁边的陆尹宁,陆尹宁一看章衡的模样,顿时知道他在想什么,有些哭笑不得,赶紧提醒道:“你不知找公西掌柜有事要问么?” 章衡有些不太情愿道:“现在江淮的情况怎么样了?” 公西大财以为是章衡关心江淮的灾民,赶紧道:“日子还是苦,但已经能够活下去了。 楚州、寿州、庐州、海州这些地方官府,拿到了粮食之后,一方面是开粥棚施粥,一方面是趁着现在枯水期,修水利挖水渠引水,以工代赈。 来年有了这些水利设施,应该可以迎来丰收的。 不过还是有些流民流离失所,他们是手工业者,受到旱灾兵祸的影响失业了,一时半会日子是很艰难的,但是慢慢会好起来的。” 章衡点头道:“你要开工坊便是好事情,飞燕工坊能够吸纳不少人,你还打算开什么工坊呢?” 公西大财有些不太好意思道:“有了清洁用品工坊,其他的工坊暂时是没有办法开了,这个投资颇大,前期我们买了好些条大船,然后又下了十几条船的订单,所以,先慢慢来……” 章衡看向旁听的曾幼薇道:“商行今年有余钱么?” 曾幼薇反问道:“要多少?” 章衡想了想道:“五十万贯有没有?” 公西大财有些咋舌。 曾幼薇道:“抽一抽能够拿出来,但风险太大,拿出来二十万贯就没有太大的影响。” 章衡点头道:“三十万贯吧……” 他转头看向公西大财道:“……三十万贯,能够将一系列的工场给建起来么?” 公西大财吃惊道:“章三元,您是什么意思?” 章衡笑道:“我没有别的要求,建起来工场,按照出资情况,你们的管理可以占股,但我有两个条件,一是招聘工人以流民为主,二是,我要派驻账房,可以么?” 公西大财赶紧道:“在下得去跟东家商量一下。” 章衡点头道:“好,到时候你找陆掌柜与曾小姐便好了。” 公西大财欣喜而去。 陆尹宁问道:“江淮不远,咱们可以自己过去筹办的,何必分股份给他们?” 章衡笑道:“他们是地头蛇,筹办起来快一些,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。 办起来之后,他们的客户是本地的海商,可以减少很多销售的环节。 飞燕工坊已经具备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的可能性,咱们只要在清洁产品行业里深耕下去,就会成为大宋朝最大的商行之一。 其余行业可以多投资,多扶持一下各地的商行。 一花独放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满园,大宋需要千千万万的商行嘛。” 给钱让人开工坊的事情没有人会拒绝,很快便有消息传来,公西大财后面的东家点头了。 章衡心里也确实挺开心的,不仅仅是因为商业的触觉又延伸出去的,关键是三十万贯的投资投到江淮地区,惠及的可能要多达几万人甚至十万人,加上飞燕工坊,惠及的人就更多了。 等明年江淮从旱灾中缓了过来,加上海贸的影响,江淮人民就要过上好日子了! 只是,他章衡的好日子什么时候能来? 章衡匆匆出来了一趟,又匆匆赶了回去。 流内铨就他一个主官,他不回去盯着不行。 按照范仲淹的考核标准来进行官员磨勘,工作量非常大,关键是,这工作在章衡看来只是无用功而已。 资料本身便是七凑八凑编造出来的东西,根本没有办法反应官员实际上做了什么事情,用这样的材料来挑选官员,就是开玩笑而已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