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柳曼栗的电影改编剧本原名就叫做《少年的你之满面风霜》。 这逼名字给白又楼看得虎躯一震,差点没侧漏。 感觉堪比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的名字,叫什么《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》。 这类名字放在网文里都属于一眼扑街的类型,估摸着都没几个人会点开看内容。 老读者都表示一眼剧毒发作。 然而,世事难预料。 甭管是这边的《少年的你之满面风霜》,还是蓝星的《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》,成绩都挺不错的。 前者是,据说相当之畅销,这两年作者本人都已经窜到作家富豪榜前三上面去了,每年收入大几千万乃至过亿。 柳曼栗能买到人家的版权都算是因为下手比较早的缘故。 白又楼稍微看了下原作,风格大概就是那种.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,悲伤逆流成河。 还别说,很多读者,尤其是年轻一些的读者就吃这一套。 难怪人家发财呢,算是抓住核心卖点了。 至于后者,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那个,虽然名字浮夸,但其实作为一部电视剧,成绩还蛮好的,上星卫视收视率前几呢。 所以说,不能从一个离谱的名字就下太过于肯定的判断。 有些事儿说不准的。 于是白又楼仔细拜读了一下那本《少年的你之满面风霜》,还是熬夜看的。 之后就把后面那几个字去了,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的取名天赋。 总感觉那种xx之xxxx类型的取名,会让人觉得莫名廉价,正儿八经的电影用这种名字,立马就让人觉得像是网络大电影。 至于内容嘛. 看了看自己改完的剧本,又看了看原著,不能说联系紧密吧,顶多也就是个毫不相关。 也不对,至少名字差不多嘛。 话说回来,白又楼已经有点搞不清楚自己这趟到底是为了玩票还是整蛊了。 但他突然明白了一句话:妻不如妾,妾不如偷! 帮柳曼栗搞她的新片子的过程,居然比他自己弄电影要有意思的多,至少白又楼这么觉得。 难怪有些导演那么喜欢藏私货呢~ 偷偷摸摸的感觉确实很赞。 白又楼从出道开始就是他说了算,除了审核爸爸没人能让他立正,尤其是在剧组,也算是说一不二,想干嘛干嘛。 反而失去了那种限制之下搞小动作的快乐。 这次就让他找回了这种快乐。 事实上,白又楼的工作量并不是很大。 柳曼栗也算是心疼giegie,没有说把什么活儿都塞给他,让他帮忙。 有经验的副导演还是配备了好几个的。 这么干其实也没啥毛病,就算柳曼栗把导演的活儿都分给了手底下的副导演,让他们来搞定,但只要这部电影是按照她的想法以及她脑子里的镜头来拍的,最后拿着大剪刀的她依然能给这部作品打下自己的烙印。 而且柳曼栗也没那么废,她是真的去学了不少导演专业知识的,而且之前没少看白又楼拍片,感觉不是很难,自我感觉良好总之,并不属于那种完完全全的新手上路。 但柳曼栗唯一没有想过的一件事就是这个剧组到底谁说了算呢? 她自己或许觉得和白又楼是一起的,她俩谁说了算都一样,白又楼能罩得住就代表她能罩得住。 然并卵。 进组正式开拍第一天.错了,是从开机发布会开始,连媒体都默认了白又楼才是这部电影的话事人。 哪怕是聊一些关于电影主题、选角等方面的事情时,这帮人也都下意识想去问白又楼。 讲真,这跟他还确实没什么关系,都是柳曼栗亲自忙活的。 但很显然,从开机发布会开始,她就没意识到不对劲,毕竟白又楼还是“爱她”的,比较有立场地告诉大家:她是导演。 然而立场仅仅只是立场。 这就跟有的人睡觉睡的好好的,醒过来就发现自己身上莫名其妙地披上了龙袍一样。 谁在害我?这可害惨我了呀! 剧组这种地方,也算是个小社会了。 白又楼手底下的剧组运转流畅,精准高效,毕竟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 而柳曼栗这个车头显然火力不太够,剧组的众人也不是不尊重她这位大名鼎鼎的国际影后,只是忍不住下意识地望向旁边更厉害那哥们。 尤其是在一开始,柳曼栗多少有些磕磕绊绊,这就更加加深了这方面的.偏见。 “你之前跟你公司小武合作的时候,也这么懒散吗?” 中午时分,白又楼、柳曼栗外加一个娜娜子一起钻上房车吃饭,结果柳曼栗来了这么一句,差点给他呛着了,一阵咳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