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贾诩对他说,段威生性多疑,虽然礼节周到,但是却靠不住,时间长了定被他所害。” “而我离开,他也一定很高兴,又希望我在外面为他结交强大的外援,所以也一定会善待我的家人。” “而张绣缺乏谋士,也很愿意得到我,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。” “贾诩到达张绣处,张绣礼遇有加,而段威也果然善待贾诩的家人。” 苏轼:贾诩的聪明才智不在诸葛亮、司马懿之下,甚至犹有过之。 三国的谋士众多,其中他最欣赏的,就是号称第一毒士的贾诩。 贾诩此人计谋的确极高,不献计则已,一献计必然是一击即中。 绝不会给敌人机会,就算不死也是重创。 甚至就连曹操在宛城之战中,都差点被贾诩的计谋干掉。 他最佩服的一点,就是贾诩有才,但不露锋芒,韬光养晦低调才是王道。 三国谋士聪明且比贾诩强的人有不少,但却一个个不是早逝便是累死。 而贾诩不想活的那么累,你有难问我,我答,你不问我,我就不开口。 你赢不会少我好处,你输对我也没损失,活着才是王道,贾诩太过精明也太惜命。 “公元198年,曹操南征张绣。” “突然有一天领军撤退,张绣亲自率兵去追。” “贾诩劝阻不能追,追则必败。” “张绣不听,进军与曹军交战,结果大败而回。” “而此时贾诩又对张绣说,快去追,现在追,再战必胜。” “张绣谢绝说,刚才没有听你的话,结果大败,现在再追有什么用?” “贾诩只说现在军情已经发生了变化,立刻追击必然获胜。” “张绣还是相信了他,于是收集散兵追击曹军与之大战,果然得胜而归。” “张绣回来之后,不解的问贾诩,这是怎么回事?” “贾诩解释道,将军虽然善于用兵,但不是曹操的对手。” “曹军刚开始撤退时,曹操必定亲自断后,所以知道将军必败。” “曹操攻打将军的时候,既没有失策,力量也没有用尽,那一定就是后方出了问题。” “他既然已经打败了一次将军的追兵,必然轻装速进,留下其他将领断后。” “其他将领虽然勇猛,但不是将军的对手。” “所以将军虽然率领败兵去追,也必能取胜。” 赵匡胤:贾诩头脑一流,但人品毫无底线,把张绣坑的极惨。 贾诩辗转投靠到了张绣的账下,没过多久,张绣就投降了曹操。 曹操素爱人妻,霸占了张绣的婶婶邹氏,因此和张绣结了仇。 甚至于曹操还要准备杀掉张绣,投降没多久的张绣得知消息后,在贾诩的谋划下叛乱偷袭宛城。 也因为宛城之战,在贾诩的计谋下,曹操大败,差一点就一命呜呼了。 尽管曹操捡回一条命,但曹操手下的猛将典韦、长子曹昂、侄子曹安民战死。 曹操二次征讨张绣,没有攻下就要返回。 张绣想要追击曹操,贾诩不让。 张绣执意要去,结果大败而归。 等到张绣败回,贾诩建议抓紧出兵去揍曹操,果然大获全胜。 曹操的两次大败,全都因为贾诩,足可见贾诩的厉害之处。 从这一点上来说,贾诩的聪明才智是没得说的,绝对是一流水平。 但他不喜欢贾诩的一点,就是此人自私自利,只为了自己着想,丝毫不顾及其他人的死活。 张绣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,硬生生被贾诩坑惨了。 张绣第一次投降曹操,最后反叛把曹操打得丢盔卸甲。 在这种情况下,贾诩还蛊惑张绣再一次投降曹操。 要他说,贾诩最大的污点并不是献计李傕等将领反攻长安,造成天下生灵涂炭,最大的污点反而是劝张秀投降曹操。 最后的结果贾诩在曹操手下如鱼得水,可张绣却在刚刚进入人生中年就莫名其妙的因病去世。 “官渡之战前夕,袁绍派人招降张绣。” “张绣准备同意,贾诩却当着众人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。” “而后对张绣说,与其投靠袁绍,不如归附曹操。” “张绣认为,袁绍强曹操弱,且又与曹操有仇,为什么还投靠他?” “贾诩说,曹操尊奉天子,号令天下,这是其一。” “曹操兵力较弱,更愿意拉拢盟友,此为其二。” “但凡有大志向的人,一定会放弃私人恩怨,向天下显示他的恩德,所以一定会不计前嫌,此为其三。” “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,率众归顺曹操。” “曹操见到他们很高兴,任贾诩为执金吾,升迁为冀州牧。” “公元200年,袁绍在官渡包围曹操。” “曹军军粮用尽,问计于贾诩。” “贾诩说,您在精明、勇敢、用人、决断都胜过袁绍。” “但是半年多了还没有平定袁绍,是因为顾虑太多,想顾万全。” “必须要看准时机,果断出击,马上就能将其平定。” “于是曹操袭击了袁绍三十多里外的营地,打败了他,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。” 王安石:张绣也是愚蠢,什么都要听贾诩的,怎么可能落得了好。 贾诩才华横溢不假,但他照样看不上,主要是此人德行不好。 官渡之战进入相持阶段,袁绍开始积极拉拢张绣。 当时袁绍兵多将广、粮草充裕、实力最强,张绣的本意是投向袁绍。 但贾诩横加阻拦不同意,直接指出袁绍心胸狭隘,连其兄弟袁术都容不下,何况一个外姓人。 贾诩想要投靠曹操,但张绣顾虑重重,并不想投靠曹操。 毕竟张绣之前投降过一次,已经失去了信誉。 况且曹操与张绣还有杀子之仇,夺嫂之恨。 在这种情况下,张绣是不愿意投降曹操的,但贾诩用三点理由打消了张绣的疑虑。 第一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占据了政治、道义的制高点。 跟着曹操干,就相当于跟着皇帝干,名正言顺。 第二是袁绍现在实力十分强盛,带这么点人入伙,袁绍肯定瞧不上眼。 但曹操实力弱,主动去投靠,肯定会另眼高看。 第三是曹操志向远大,不管是出于收买人心还是巩固实力的需求,都会不计前嫌。 张绣最后也确实听了贾诩的鬼话,再一次投降了曹操。 虽说曹操没有追究张绣的杀子之仇,并且予以重用,留下一段佳话。 但最后张绣莫名其妙的因病去世,这一点却是怎么都和曹操脱不了干系的。 投降曹操之后,贾诩倒是混得风生水起的,可张绣却被坑惨了。 “公元208年,曹操攻破荆州,准备顺江东下。” “贾诩劝谏说,您已经击败了袁绍,现在收复了汉水以南的地区,威名远扬,军事实力已经很强大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