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是由于战乱频发,导致瘟疫频繁。 汉桓帝时全国发生大疫三次,灵帝时发生大疫五次,到了末代君王献帝的建安年间,中原流行瘟疫,以伤寒为最凶猛,死亡率奇高。 至建安二十年,全国人口从六千多万减至一千五百万,人口减少了四千五百万。 东汉末年大瘟疫的爆发,导致黄巾起义,至三国鼎立时,全国人口不到八百万。】 张仲景翻阅着手中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听到东汉末年大瘟疫,痛苦的回忆被唤醒。 他是这场大瘟疫的亲身经历者,他的家族原本是一个大族,人口鼎盛时多达二百多族人。 但是从建安初年后,短短不到十年,他们张家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瘟疫而死亡。 不仅仅是他们张家,整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,甚至在民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。 他游历全国各地,亲眼目睹这场瘟疫给老百姓带来的严重后果。 于是他一边游历各地行医,一边潜心研究伤寒病症。 最终用了近十年时间,结合伤寒病症的流行和诊治,编撰出了《伤寒杂病论》。 【三,两晋南北朝大瘟疫 两晋南北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期,战争频繁,导致瘟疫不断。 在晋武帝统一中国后,战争减少,瘟疫相对减少。 但是随着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,短暂大一统的中国又进入了战争频繁的时期,战争和瘟疫伴随而行,几乎年年都有大瘟疫。 而当时的北方,由于胡人祸乱,甚至已经到了老百姓吃人的地步。 两晋南北朝大瘟疫的爆发,导致中国进入长达三百年的大分裂期。】 身处两晋南北朝的老百姓听闻到这里,一个个被吓得魂飞魄散,欲哭无泪。 生活在这个时代,他们原本就已经够悲惨了。 上面的王爷为了争权夺利年年打仗,他们普通老百姓是苦不堪言。 他们时刻盼望着八王之乱早点结束,好让他们回归安定的生活。 可现在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,八王之乱只是开始,后面还有惨绝人寰的灾难等着他们。 【四,南宋末年大瘟疫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,在临安苟延残喘,不但遭受动荡战争的困扰,疫情接连不断。 南宋末年几乎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,如京师瘟疫、永嘉瘟疫、江南瘟疫等。 虽然南宋朝廷每次都能止住疫情,但是消耗了南宋大量钱财,间接导致南宋走向末路。】 南宋末年的老百姓深深的叹了口气,只觉得悲从心来。 时不时的战乱本就让他们生活凄苦,现在还有十年一次的大瘟疫爆发,根本就不给他们老百姓活路。 不过唯一让他们欣慰的,可能就是朝廷能够及时控制住瘟疫,不至于让瘟疫扩散。 【五,明末华北鼠疫 明末年间,北方出现了鼠疫。 由于正好是李自成起义时间内,加上清清与明军频繁交战,导致鼠疫在华北迅速蔓延。 公元1641年,鼠疫传入京师,迅速造成了京师人口的大量伤亡。 京师有至少三分之一人口被鼠疫夺去生命,山西、河北、河南三省瘟疫死亡人口,占到三个省总人口的四成。 明末华北鼠疫的爆发,导致了明朝自此消亡,而清军借机入关,并入主中原。】 崇祯:再次听到鼠疫造成老百姓大片死亡,朕还是很难受,心口闷得慌,不过这样的瘟疫再也不会发生了,朕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的。 【六,清末太平天国大瘟疫 太平天国中后期,也就在太平军和湘军展开殊死较量的时候,一场瘟疫尾随而至,并很快在江南的交战区里蔓延。 这种疫病还有个专门的名称,霍乱。 霍乱是一种起病急骤、传播迅速、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。 对于中国来说,它算是一种外来的瘟疫,从孟加拉地区传到了中国。 太平天国时期,正赶上世界第三次和第四次霍乱大流行。 宁波、杭州和上海等华东地区疫情蔓延非常迅猛,死者日以千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