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到处都是纷飞的血肉,倒地的尸体。 莫名的恐惧瞬间袭上乌真超哈们心头,再也无法忍这种惨状,疯狂的朝着远处奔跑,他们这一跑,也引起了锦州城墙之上的战局。 那些朝鲜兵、汉兵见状也跟着跑。 而锦州城上的守军见状则是士气大震,发了疯一样与满清鞑子战在一起。 “援军来了!”祖大寿也趁机带着人将自己儿子给抢了回来,下令,“全部将士进入内城,以静制动。” …… “怎么会这样?”多尔衮透过望远镜看着远处突然出现的兵马,气急败坏的骂道:“他们是哪些人?” “回皇上,他们似乎是……驻军朝鲜的明军!” “朝鲜?” “他们从什么地方过来的?不是安排杜度堵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了吗?” “……”何洛会张口结舌说不上来。 多尔衮却是目光猛地一缩,“难道是……华觉岛?” “若是从海上过来,来的人必然不会太多,臣愿带着镶红旗与之一战!”谭泰猛地站了出来,请战道。 …… 黄得功透过望远镜,看着远处的满清炮兵阵地腾起的烟云,忍不住叫好。 “所有人准备,一旦满清兵马攻过来,我们就退回觉华岛。” “得令!” 没错,他们是从海上过来的,准确地说,是从觉华岛过来的。 觉华岛离着陆地兴城不过十五里,位于渤海辽东湾中,距离宁远只有30里,与宁远城互成犄角。 明史称其为:居东西海陆之要塞,扼辽西水陆之咽喉。 一旦到了陆地之上,离着锦州也不过一百余里。 所以,在此之前黄得功他们在大明登莱水师的掩护下,他们先攻克了满清占领的觉华岛。 然后将原本清兵的小船、小舢板连成一排,随即再铺上木板,以绳索链接,如此便可以将上万人给运了过来。 觉华岛,这个从天启年间就已经被朝堂之上无数人拉出来讨论。 孙承宗提出守关外以蔽关内的积极防御方针,即守御山海关就要守关外。 但具体的方针却是主守宁远,兼顾同守觉华岛。 只因为他们要拱卫京师,宁远为“天设重关”,可以护卫神京,“觉华岛孤峙海中,与宁远如左右腋”。 一旦后金军攻宁远城,觉华岛上的明军就从海上旁出三岔河,迂回敌后,袭击敌人。 如后金军不来进攻,则可寻机出击,收复宁远至山海关200里疆土,甚至可以继续前进,收复全辽。 用孙承宗话说,就是“守与恢复终是一事,但静则为守,动则为恢复”。 也正是这个决策,努尔哈赤接着天寒地冻,冰封之时,以骑兵突入觉华岛,守岛将领王锡斧、季世登、吴国勋、姚与贤等人率众拼死抵抗,最后全部战死,将士七千有余,无一人生还,商民男妇尽遭屠戮。 黄得功以其之道,还之彼身。 此次攻占华觉岛,只要是留金钱鼠尾辫的,一个都不放过。 “来了!” “放!” 随着满清意识到明军来的人可能不多,他们骑兵直接冲着这边袭来。 而勇卫营的将士们则是有序的火炮、火铳射击,离得远有炮弹,里的近了有火铳,不断地在满清鞑子身上爆开。 这一万人中,足有六千人有火铳。 而且他们选的位置极好,并且挖了壕沟,陷坑……满清的骑兵一时之间无法冲过来,便无法发挥出骑兵的优势。 “调整角度,再放!”黄得功命令道:“给老子狠狠地打!” 密如雨点般的弹丸喷薄而出,落在鞑子之中,带起一蓬蓬的鲜血与血肉。 战马嘶鸣,兵勇发出不可抑制的哀嚎,短暂的交手,便留下了无数尸体。 …… ps:更正了个错误,不知道你们看出来没:祖大寿的义子祖可法在大凌河战败后,就已经被扣在盛京为人质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