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法!”东林党骨干文震孟、熊开元,升任行等人也点头道:“也好让陛下知道,大明的江山,一意孤行不可为!” “走!”一众大臣彼此对视一眼,然后朝着自己所在的部堂走去。 …… 刑部, “你们几个过来……”刑部尚书郑三俊将手底下的几个亲信给叫了过来,然后在他们耳边沉声嘀咕了几句。 很快,几个亲信就下去将刑部堂官的意思给交代了下去。 然后一个个拿着文书朝着皇宫而去。 同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刑部,相同的一幕也在其他各部上演。 …… 乾清宫, “陛下,光时亨等几个已经被抓了,其他大臣也陆续离开了。” 王承恩进来和皇帝欣喜的回禀道。 “还以为他们会继续死谏!”朱常淦冷笑着说道:“朕刚想让你去给高宇顺下口谕,到晚上的时候,就让高宇顺再抓几个。” 文官集团的官僚体系,在大明朝的中后期,已经将皇帝退化成了一个形象和符号。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,太子的老师就是从大学士之中选拔,陪着太子成人,然后成为皇帝的内阁大学士成员。 换句话说,就是典型的教育从娃娃抓起,这还不算,文官集团还给皇帝做了一套道德准则。 比如,万历皇帝想要重修皇太后建宫殿的,张居正就劝阻说,宫院已经十分完美,无需修饰,百姓艰苦,皇上你应该节俭。 再如正德”皇上想要带兵打仗,文官们会劝阻说,皇上乃一国之君,带兵打仗有失体统。皇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,文官是可以直言劝谏的,如果被皇帝责罚,还可能获得敢于直谏的美名。 这一套对于大明朝的中后期的皇帝,特别是对崇祯来说,无往而不利。 但对于朱常淦失效了,我不尿你们这一壶。 半个时辰时间一晃而过,朱常淦刚想起身前往勇卫营,却见小黄门着急麻慌的跑进来,“陛下,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求见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