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若想拯救大明,火器是绕不开的议题。 也正是如此,他进来勇卫营问的第一件事便是火器的使用情况。 只有知道火器的情况,才能针对性的改进,对满清形成代差,形成非对称的战略力量。 …… 襄王府, 崇祯听到朱常淦在勇卫营中的话,不由苦涩的摇了摇头道:“也是打火器营的主意吗?” “这個方法,朕又不是没有想过,可结果呢?……” 大明可能打赢战争的出路,这个问题,崇祯之前也想过。 崇祯的做法是两个, 一个是搞战法革新,对明军进行火器改造,提升军队的战斗力。 第二个,就是搞钱,把国库的窟窿补上,把边关将士的军饷给补上,给灾民们发钱,赈灾。 先不说第一个, 单说火器改造,崇祯还真有资格评判。 崇祯三年的时候,曾经用过两个人,徐光启和孙元化。 徐光启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先驱,他在天启年间就提出来以西洋大炮打击建奴,以当时澳门的葡萄牙人和他们的火器组成的雇佣军,帮自己打。 并于崇祯三年一月抵达北京。 后来徐光启又向崇祯上奏疏,讲述了一套以西洋大炮为核心的供方体系,一次淘汰明兵手中的大刀、长矛、藤牌冷武器,转而换成火炮、鸟铳这样的全面火器营。 在徐光启的思路里面,火器营满编4000人,配置百门大炮,一百二十门派车,鸟铳1200门。 而这样的火器营,他在奏疏上写明,要配置15个,也就是六万人的超时代想法。 此时,火器专家孙元化在军营之中崭露头角,火器营的威力令后金胆寒,接连收复关内四城、守卫皮岛。 这批葡萄牙雇佣兵和训练首个火器营7000余人,便交到了他的手上。 结果,两年不到,孔有德、耿仲明两人叛变,300余门火炮,7000火器营兵勇,全部被俘。 孙元化赴京被处死,徐光启又离世,使得这条路戛然而止。 更要命的是原本大明朝和后金在火器上的不对称差距,也因为这次叛乱,一下子拉到了同一水平线。 因为火器营中被俘的有火器营副将吴进盛、参将潘学,红夷大炮参将卢之能、程緼和火药局参将贾志强等技术型军官。 同时被抢走的还有大量的图纸。 导致这件事情的结果除了党争,还有一个就是袁崇焕。 正是他杀了毛文龙,而孔有德、耿仲明是毛文龙的旧部,使得他们有了投靠建奴之心。 借用兵部对后金的一句评价: “建州兵结阵,前一层用板约五六寸,用机转动如战车,以避枪炮,次一层用弓箭手,次一阵用小车载泥填沟堑,最后一层仍用铁骑,人马皆重铠,俟火炮既发,突而出,左右翼殊死战,人莫克当者,官兵不能支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