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刘厉,依你之间,为师是去还是不去呢?” 刘厉拿起朝廷诏书,读了一遍又一遍,此次不仅仅是九江郡的蛮族叛乱,更有庐江郡的蛮族也一并叛乱。 朝廷征召卢植,不仅仅是召他为九江郡太守,更召他为庐江郡太守。 两郡太守,不可谓不是对他的重视。 而卢植心有顾虑,便在于高诱一人。 刘厉来到学堂时,整个学堂教室里仍亮着烛火,他仔细望去,便认出还留在学堂内学习之人是高诱。 高诱有才也刻苦,为了注解战国策,每天每夜都待在学堂。 这一举动也让卢植注意到了,所以卢植每天都会故意在学堂多留些时间,以此保护好高诱的安全。 “先生,您当然要去,而且您一定要声势浩大的去,这样才能引起朝廷对你的足够重视,此次出任两郡太守,千载难逢的机会。” 卢植怎会不知两郡太守意味着什么,他被朝廷征召为扬州两郡太守,朝廷是将扬州牧置于何地。 只要卢植应召,平定叛乱,定然是大功劳一件。 卢植沉默了,也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学堂里的学生也都希望他能应召,可说到底,他还是放心不下高诱。 吱呀一声,教室的门被缓缓推开,卢植闻言,赶忙走向屋外,等确认高诱回去后,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来,松了口气。 “高诱啊,人比较瘦弱,胆子也很小,但他非常勤奋,每天都要在学堂学到半夜才回去,为师放心不下,才一直守在这儿。” 卢植摇摇头,叹气道:“刘厉,你可别看高诱这样,看上去很木讷,但他的注解能力堪称一绝,对战国策的注解,为师颇为欣赏, 依照他现在的能力发展下去,未来当个太学的博士定然没有问题。” “回想我当年被征召为博士时,是多么意气风发。”卢植感慨道,他之所以如此关注高诱,便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 “如果为师走了,高诱该怎么办,刘厉,你也看到,现在学堂内有多少看不惯高诱,为师所注意到的情况只有这一种,但许多情况或许为师没有注意到,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