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历史的轨迹-《重生之铁腕》
第(2/3)页
往年,面对这种情况镇政府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。事实上没有当官之前,赵长天就对这种情况就非常的熟悉。
农村家庭一般人口都比较多,如果一个五、六口人的家庭,每年的收入只有千元左右,把将近一半的收入做为提留费。这样的情况,有的家庭也确实有一些负担不起。总不能真的把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和牛马什么的拉到镇政府顶帐吧,那与旧社会又有什么区别。
好在,每年的提留费收取,都是有着任务额度的,不需要百分之百完成。即使是这样,想要完成县里边下达的任务额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努力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之后,在进入元旦之前,大河镇政府终于完成了任务指标。这比起往年的进度来说,已经是快上很多了。
过去,即使是在过年的时候,这项任务都是困扰镇政府领导们的一块心病。倒不是说他们对工作有多么尽心尽责,而是这委实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。工资、资金,是与提留费相挂钩的、息息相关的。
能够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提留任务,赵长天当居首功。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尚可、交与不交在一念之间的那种农户(也就是你逼的紧了,他可能会交,如果不紧他就会拖延),赵长天亲自出马,效果出奇的好。
基本上,把这一类农户的提留费都收了上来。对于这一点,上至刘远和李东宝,下至普通的办事员,无不万分佩服。
就这样,经过这几个月时间的工作上的出色表现,赵长天真正的确立了自己的威信。
一些干部和普通的工作人员,逐渐在向他靠拢。身边渐渐的凝聚起了一股势力。其中以胡利最有代表性,胡利是镇政府农业站站长。年龄不到30岁,却长着一张50岁的面孔。
他有一个绰号叫狐狸,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留给旁人的印象。赵长天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,给自己的第一印象是,他从未见过外表如此‘极品’的人物。
当赵长天在落实了水果采购事宜之后,胡利迅速的靠拢,人前人后的以赵系人马自居。这小子的确有一套,脑子灵活又会善于揣摩人的心思。因此,赵长天对他也很是器重。
这期间,赵长天分别去了几次昌县和顺城。早在12月份之前,刘长清和郭青云对文章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之后,都通过不同的方式,以不同的文章名头发了出去,但文章的主题是基本相同的。
这一段时期以来,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两个人的处境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