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三国干涉还辽-《唯我独裁》
第(2/3)页
1月16日,经过半个月的磋商,俄国公使库曼已经先后照会英、法、美、德、意、奥、比、葡、荷等国,就辽东半岛割让问题影响清帝国首都安全,进而影响各国在华利益为由发出抗议。
由于俄国拉拢了法国和德国,三国抱团后其强大的力量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抗衡他们。因此俄国的提议得到了除英国之外的所有列强国家的精神支持,英国虽然拒绝,但是选择了中立,因为英国实在不敢同时得罪三国。
这样一来,俄国取得了国际列强们的支持和默许,联合法国和德国一起向日本外务省提出备忘录。
俄国的备忘录称:“俄国皇帝陛下之新政府,兹查阅由日本国向中国所要求之讲和条件,对辽东半岛归日本所有一节,认为不仅将危及中国之首都安全,同时亦使朝鲜国之独立成为有名无实。上述情形将妨碍远东之持久和平。俄国政府为再次向日本国皇帝陛下之政府表示诚挚友谊,兹特劝告日本国政府须应确然放弃对辽东半岛之占领。”
德、法两国的备忘录也采取类似口吻。德国公使海靖还在宣读备忘录后,又发表了一段威胁性的谈话,说“同三国开战,对日本国乃是毫无希望之事。故认为贵国对此事件并非不能让步。”法国公使则称“日本海军覆灭,法国远东舰队和俄国舰队可轻易在东京湾登陆。顾日本国没有拒绝让步的能力!”
最后,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,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,无疑等于最后通牒。
三国政府公开干涉日本还辽后,李鸿章立即游走三国公使馆,表示如果三国政府肯出兵威慑帮助清帝国收回辽东半岛,军费由清帝国方面负责。
三国政府见李鸿章愿意出钱,这个人情等于是白送给他们的,于是在外交上对日本提出“劝告”的同时,又在军事上向倭国施加压力,俄国命令停泊在日本各港口过冬的军舰,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好随时起锚的准备。其远东舰队在东海黄海和日本海游弋示威;同时俄国调东西伯利亚的两万兵力集中海参崴待命,并实行“临时地区戒严令”。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军舰也到朝鲜海峡附近抽热闹,制造紧张气氛。
德法俄三国对日本剑拔弩张,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。
这一行动给了日本政府很大震动,它试图求援于英国,组织反干涉联盟,但英国见德法俄三国抱团实力强大的要命,因此不愿为此得罪俄德法三国,所以不予支持。在这种情况下,日本看到外交交涉既无回旋余地,军事上又绝非三国对手。如果不接受三国“劝告”,迁延不决,而清帝国又在组织陆军可能反扑,就有可能落得辽东半岛既不能保,《天津条约》规定的承认日本占领朝鲜一事也泡汤了,最终换的狼狈处境。
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。1月20日,日本提出只占领旅顺与大连两海港,加上一些赔款。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,毫不退让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