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36章 文曲星之说(求推荐收藏!) “晟仲,此次多亏了你。” 身为翰林学士,又是解试的主考官,郭学士亲自登门道谢,说出这话,身段已是放到极低。 主要是这次的事件确实严重,若真给明教得手,他的前途基本毁了。 科举是大宋维持统治,最重要的部分。 当年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,曾有言“天下英雄,入吾彀(gou)中矣”。 什么是彀啊?陷阱! 这其实就说明了科举的本质,就是一种让英雄不造反的陷阱。 唐朝时期,进士人数稀少,在官场上要与门阀世族相争,到了宋朝,天子大肆提倡文事,天下才士有了晋身之阶,皆去苦读六经,更没有心思想着造反。 在维持国内统治的手段上,赵匡胤确实是用心良苦。 看到贡院一战,无缺就生出一个疑问。 明教作死造反,丐帮无辜躺枪。 前者神情隐隐发生变化,后者倒是一如以往,只是笑起来更甜,愈发有种追星的感觉。 有些人却不然。 “马大元吗?” 只要成功通过,就是两次无与伦比的强化。 这一日,黄尚手持一卷《春秋权衡》,正看得专注,身后突然传来响动。 实际上,君山位于洞庭湖中,易守难攻,荆湖南路的驻军又是战五渣,丐帮还真不怕这些官兵。 外界盛传,这位是文曲星下凡,他原本是不信的,但就在两个多月前,为了调查陈升的死亡,他曾亲自验过,那时黄尚就是一位文弱书生,可现在…… 省试!殿试! 知进退,往往才能明得失。 他恍若未闻,直到一股熟悉的异味飘来,铁塔般的中年汉子往身前一伫:“黄公子,我们又见面了!” 偏偏黄尚根本不是江湖人士,先前还是结了仇怨的,直接忽视。 黄尚这才应道:“阁下不必如此,贵帮多犯律法,我仅是一介书生,尚无力改变什么,有朝一日,必肃清江湖乱象!” 乱世人命如草莽。 不过站在黄尚的角度,为了不翻脸成仇,他要想个法子脱身了。 郭学士又试探道:“对于明教贼子,晟仲可有什么线索?” “幸亏这里是荆湖南路。” 黄尚却无半点骄矜:“这是学生应该做的。” 徐长老满脸都是骇然,汪剑通也变了色。 这一眼,没有什么武者的神光湛然,但徐长老只觉得一股难以形容的力量冲击而来,老脸骤然变色,蹬蹬退了两步。 联想到黄尚在贡院之外,步步上前,呵斥众贼的神威,就有一种说法流传了出来,这位解元乃是文曲星下凡,有神力庇护,才会在贡院受袭时力挽狂澜。 尝过解试的甜头,那两场获得的文气只会更多。 真正的黄裳是不会想到,昨日还称兄道弟的好友,今日就包藏祸心,要将他彻底变成傀儡。 这让许多人生出了由衷的敬畏,包括郭学士在内。 黄尚的实力提升速度,实在出乎意料。 明教众贼死在贡院之外,自然有仵作验尸,得出的结论是,这些江湖贼子并不是被所谓的内功真气震死,而是莫名毙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