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五章 革新(二)-《寒门贵子》
第(2/3)页
简而言之,白籍享受各种特权,不用承担任何义务。
经过数世繁衍,存者老子长孙,亡者丘陇成行,白籍越来越多,加上无数流民、破产的自耕农、奴隶、佃户、门客、部曲等为了逃避赋税徭役,纷纷托庇在白籍户之下。
朝廷人口流失过半、财政入不敷出,造成国家贫瘠虚弱而士族丰盈壮大的失序局面。
要改变,必须土断!
徐佑的目的,是要探探土断的深浅,再借机练兵。
他从吏部、户部、工部、玄机书院和五馆学里调动了两百多人,成立土断曹,挂靠在屯田司名下,实际上独立运作,直接归鲁伯之管辖。
随后五个月,由徐佑签署大将军令,命各州郡的驻军出兵协助,对胆敢顽抗,并拒不执行朝廷谕令的,不管是豪强、士族、还是平民百姓,全部抓起来交给当地的司法部门进行审讯,从严从快,加大惩处力度。
土断曹调动了上万名胥吏,对人口、土地、赋税排行在前的十五个州进行了江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土断。
精练的组织能力,让一切井井有条,强大的运筹能力,将效率最大化。同时,徐佑进一步废除苛法,轻徭薄赋,赈济灾民,打击豪强,确保在三年之内,不会因为土断加重那些被重新划归黄籍的民户的负担。
此后五个月间,因违法被没收家产,充军流放,判刑坐牢的士族多达七十八家。
其中,江州侨姓大族余氏,不甘心失去特权,纠集乡众欲起事造反,被秘府提前侦知。等他们聚会商议的时候突然包围了庄园,将余氏族长在内的首脑分子一网成擒。
江州法曹迅速立案,用时一天结案,判处余氏斩刑者七人,流放者十二人,徒刑者二十人,杖刑、笞刑八十多人,并剥夺余氏士族的身份,贬为普通齐户,编入黄籍。
结果上报朝廷,引起渡江南来的侨姓士族们大力反对,甚至有两位闻名南北的大名士绝食以示抗议。
徐佑每天接见来求情的人不下于数十,那种铺天盖地的压力,连谢希文都开始动摇,私下劝说徐佑不如网开一面,可把余氏踢出士籍,但别杀人为好。
徐佑概不搭理,挥笔改写了《白毛女》的剧本,很简单的故事,重点突出了白籍的骄奢淫逸和黄籍的苦命凄惨之间的强烈对比,让说书人到处宣传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