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章 休闲生活(四合一)-《长水村种田手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顾晓东再一次小鸡啄米般地头。

    “行,我教你。”刘老直接拍板决定。

    顾晓东目瞪口呆,这高手这么草率的吗!都不看看他有没有资质,练武的天赋吗?

    电视机里,高手收徒弟不都是要先摸一摸根骨的吗?

    看小孩儿一直不说话,刘老不高兴了,“小孩儿,怎么你还不愿意!”

    顾晓东连忙摇头,“我愿意。”

    “那行,今天早上你就先跟着我练练。”

    这就认上师傅了,顾晓东兴冲冲的,“师傅,我能摸摸你的剑吗?”

    刘老对人一向很大方的,又是自己的小徒弟,当然更是不会拒绝,他的剑虽然看着挺亮的,但没开刃,是不会受伤的,刘老也不担心,伸手便大方地给顾晓东摸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刘老没想到,这出来一趟,还收了个小徒弟,心情还挺好。

    又想到过几天就要回去了,怎么还有点舍不得。

    要不,他们也在这儿租个房子,仔细想想,在随园吃饭节省下来的东西,都够他们在这边生活的费用了,这个方案也挺可行的。

    刘老决定,今天回去就问一问几位老家伙。

    隔天,给顾况蕴送白酒的古老就来了,在杨师傅的怂恿下,古老也决定在这儿住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于是,月亮湾里的老人队伍,又壮大了一些。

    长水村的天气越来越热之后,有些下不得水,又闲村里热的老年人,就爱朝山里边儿跑。

    省城来的几位老人,在月亮湾住了几天就回了省城,不过没几天就又回来了。

    这次拿了更多的东西,又带上了家眷,居然住到了七月。

    青阳山上山口的地方,是个风口,那边林子茂盛,树又长得高大,夏天特别凉快。

    一到夏天丰水季,山上就有一股山泉水流下来形成一条小溪,溪水冰冰凉的,就有村里的小孩爱在里面玩水、打水仗、洗凉水澡,有时还能在泥里挖出几条泥鳅来!

    所以最近,往青阳山上去的游客一点也不比在海边的人少,树林阴翳间,林风吹过,在这炎热的暑季,真是难得的凉爽。

    林冬青、杨老、杨师傅和众老人呢,就爱朝那边去喝个茶。

    那边小溪旁,有块大石头,挺适合当茶桌的。

    有一天,林冬青心血来潮了,就让顾建平在那边整理了一块地,在那边搭起了个茶棚子,搬了个煤炉子,又带了两套茶具,这下更方便泡茶了,几位老人跑山里也跑得更勤了。

    渐渐的,有些在村里修养的老人或村里的老人们,也知道了那地儿,也常常去讨茶喝。

    林冬青也不收他们的茶钱,山上有时有什么剥豆子、剥玉米的活就让他们做了抵茶钱。

    这些老人也乐意,虽说他们是来这儿修养的,可是整天闲着也不太好,干这些轻省活正好让他们感觉有事可做。

    这一代的老人,虽然有些也是城里长大的,但也是吃过苦的,现在干这些农活,还真有种重拾青春年少的感觉。

    村里的老人们呢,本来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,眼里也有活儿,山上有什么要帮忙的小事儿呢,也就顺手做了。

    但有一点不好的就是,山下棚子那地方虽然凉快,可是也是蚊虫滋养的地方,而且那些蚊子都特别凶猛,一不留神就给你叮一个大包,手速快的话,还能在腿上留下一大滩血。

    每天回去,众老人都要熬上一锅草药水洗澡。

    顾况蕴看着挺心疼的,就在孟方知那里买了些捕蚊草,又在山上移植了一些艾蒿种在棚子周围,又撒了些灵泉水,让它们长得快一点。

    果然,没过几天喝茶的老人们就觉得蚊子少了很多,而且偶尔有凉风吹过,还能闻到一种药草的芬芳气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古老将白酒送来之后,顾况蕴也准备着要泡杨梅酒了。

    古老送来的白酒,都是十斤一坛的,按林舒华常做的比例来算,一斤白酒要配七两杨梅,这一千斤白酒,就要七百斤的杨梅。

    新的一月到来啦,感谢投月票的小可爱们哟!么么哒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