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零二章:阳命阴符-《黄河惊奇手札》
第(2/3)页
我是抱着看看增加些自己见识的心态,翻开的阳命经的扉页。同样是开篇明义,第一句话就告诉我这阳命经的根本是什么。
“阳者,动之极,阴之根也。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,太阳含少阴,生发之炁,名之为阳气。阳气者,实为生气。”我静静读着这段话,心境莫名其妙地有些平和了下来。
开篇明义,首先点明了阳是什么,再是说明阳气修的是什么。
万物之生由乎阳,万物之死亦由乎阳。人之生长壮老,皆由阳气为之主:精血津液之生成,皆由阳气为之化:所以,“阳强则寿,阳衰则夭”。
阴阳之炁,人体降生之时便存。书中将之称为一,便是大衍,将之分别开便是五气,五气有五行,在人的体内可对应为五脏。
书中将之点的很明白:居于上属阳、居于下属阴。
其中心属火,主温通,为阳中之阳脏;肺属金,主肃降,为阳中之阴脏。
肝、脾、肾居于下属阴:其中肝属木,主升发,为阴中之阳;肾属水,主闭藏,为阴中之阴。
脾属土,居中焦,为阴中之至阴。
由此开始,大衍仙人伍乐童便把阴阳两部分的内容彻底分开了。我手上这部分主心阳领肺阴,单独拎出来阳的一部分。
阳命经篇,摒去了阴气的生发不谈,只写了阳的部分。这让我觉得有些遗憾,但看的更加仔细了。
书中写到这里,开始了细分,先讲了阳气之生的理论。阳气之生以心火之气为太阳而生发,以阳中之少阴气随之。
太阳生发,孤阳不长,含有少阴之气随之,便是太阳领少阴,由此生发方可源源不绝。生气不绝,滋养五脏六腑,便是阳气之用,修身、理气,为修性命之道。
之后又讲到,上述之说阐明生气之理。而生气欲生发,仍然需要法门,这法门是生气之用,阳气之动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