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战术示弱,后发制人-《走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家集思广益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在训练过程中都非常用心,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换位思考,努力学习这种重要技能。

    并且因为知道结局,在赛程后半段每个人都打起精神来提防高熵的突破,让训练赛的难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。

    高熵也很争气,之前一打五他总输,可一对一的时候他的实力就显露出来了,轻松超越范清婉,甚至不给她拉扯围巾的机会。

    接着再超张志旺,虽然失败了两次,不过主动权毕竟在他手里,左冲右突虚虚实实一通操作,后面就都成功了。

    放直板追击乌力罕,理论上讲只要不落后3秒以上的时间,他是可以完成逆袭。

    在连续两天演练成功后,唐槐再一次增加了难度,他要求高熵冲线时间必须在75秒以内。

    国际高水平比赛中,由于对抗激烈,冠军的完赛成绩普遍要慢一些,但是大部分仍然能够控制在74秒以内,第三名的平均成绩是75秒左右。

    现在高熵虽然能稳稳超越乌力罕,可训练时间大约是78秒左右,仍然不足以与世界级运动员掰腕子。

    这也给乌力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,他既要守住位置,又要全力冲刺,挑战的是他平时训练的最高成绩,几乎不可能完成。

    唐槐让李长逸发挥“兔子”的作用,在前面猛冲拉爆乌力罕的极限速度,以此来给高熵增加压力。

    而高熵则使用破风战术,吃上乌力罕的尾流,三个人像排火车一样不断加速,居然在第一次试验中就完成了任务目标。

    第一次吃到李长逸尾流,乌力罕总算尝到了甜头,知道自己还有提升的空间,开始认真学习各种战术,进一步提高弯道技巧。

    就这样一遍遍地演练,辛苦努力了十来天,他们终于迎来了世界杯挪威分站赛。

    在大家祝福的目光中,唐槐领着高熵飞赴奥斯陆。

    李长逸心情沉重,虽然这段时间高熵训练效果提升明显,可他还是隐隐有些担心,这种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的事情,实在是太不安全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