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小宝适时递给刘日新一个小黑瓶,眼里满是羡慕。 “谢殿下。” 刘日新慌忙接过收起,朝朱雄英行礼后,又是继续把目光集中在他的卦象上,至于这小黑瓶中的丹,倒是未曾放在心上。 此时。 “哎呀,好高好累呀!” 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传来。 “大锅!” 只见一个陶瓷般的小女孩从屏风移门后冲了出来,笑嘻嘻的一把扑入朱雄英的怀中。 “宜伦,你怎么来了。” 朱雄英笑着揉了揉小女孩的脑袋。 这小女孩名为朱月英,为朱标次女,出生于洪武二十四年,今年才刚刚七岁,其母为东宫内的一位侧嫔赵氏,因出身太低,故而也未见史载。 为了拔高朱月英的身份,让她能在东宫好过一点,朱雄英在前年,也就是洪武二十九年就为她向老朱提前请封,册为宜伦郡主。 史载,朱标共有四女。 长女初封江都郡主,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耿炳文之子耿璿,建文登基后进封江都长公主,朱棣靖难成功后,耿璿坐罪赐死,同时降封江都长公主为郡主,自此忧虑成疾,不久逝去。 次女因靖难时年龄太小,被朱棣收入宫中抚养,或许是因为有抚养之情,朱棣对她还算不错,待其成年后册其为郡主,并为其赐婚,最后一生平安,无疾善终。 至于三女四女,则是出生不久即早夭。 可以说,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,这位次女是朱标五子四女中唯一得以善终的血脉。 其他如朱允炆、朱允熥、朱允熙、朱允熞,朱老四靖难成功之后,要不就是可能出家做和尚了,要不就是家里突然着火人没了,要不就是被罢黜王爵,贬为庶人,圈禁至死。 “银家想大锅了!” 宜伦天真的仰着小脑袋。 朱雄英哪会不知道,这小丫头是馋他府里的点心了,东宫礼数规矩甚严,吕氏把控东宫后室,宜伦母亲又身份低微,哪怕宜伦受封了郡主,母女两个的日子也并不是很好过。 对这个小妹,朱雄英很是宠爱,早几年便是下了令旨,可自由进出太孙府。 “一会大哥带你去宫里吃今春新入贡的点心。” 一听到有点心吃,宜伦的大眼睛就扑闪扑闪的亮了起来。 噗! 而就在这时。 正在给朱雄英测字的刘日新,突然一口老血喷了出来,他两只眼睛瞪得滚圆,一脸惊骇,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沾了血的宣纸,看着那个龙飞凤舞的‘天’字。 他,他卜出结果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