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常福骑车来到了国家文物馆。 在无人的地方从随身空间里,把瓷瓶拿来出来。 小心谨慎的抱在怀里。 李常福走进文物馆,找到了相关的工作人员,并说明了来意。 工作人员首先要做一个明确的文物鉴定。 李常福把瓷瓶拿给馆里的专业古玩鉴定师。 经过多方面的考证,对比。那确实是元代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,国宝级文物,如果非法买卖也属实是价值连城的。 李常福并没有对瓷瓶的价值有任何的私心与占有欲,而是无偿的将它完好无损的归还给了国家。 文物馆的工作人员对李常福的行为钦佩不已。 表扬了他对文物的珍惜,爱护,以及进献国家的爱国之情。 馆长也对李常福赞许非凡,一个年轻人能有如此的觉悟,国之所幸也。 如果像李常福这样的人再多些,国家就不会有那么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了,大中华千百年的文明也将得到更加完善美好的传承。 馆长对李常福的印象也特别的好,在馆长办公室里,两人聊了很久。 李常福对馆长的印象也是非常的和蔼可亲。 看似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中年人,头发却已经花白。带着金丝边眼睛,镜腿还缠着白色的胶布,说话慢条斯理,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。 这让李常福想起了他的爷爷。 爷爷读书看报也是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,镜腿也缠着厚厚的白色胶布,他们那代人独有的勤俭,朴实。 馆长得知李常福是供销社的采购员,便向他引荐了一个人。 他在海军军区也是做采购的,跟李常福算是同行。 这个人身着一身蓝白条海军军装,挺拔威吓。 馆长互相介绍后,二人留下了联系方式。 …… 办完事,李常福回到了供销社。 忙了整整一个下午,水都没有喝上一口。 终于到了下班的时间。 却在门口遇到了傻柱。 谁知傻柱是提早就在供销社门口候着了。 李常福看见傻柱,很是纳闷。 问道:“你….在等我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