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:开悟-《苦境大智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嗯。”闻言,缺舟一帆渡佛眼微阖,沉吟道:“既是邪魔外道之徒,唯有超度,方显慈悲,此事吾定出手相助。”

    “啊!多谢前辈!”素还真颔首一礼。

    随即,素还真便唤素续缘带领缺舟一帆渡前往一处静室,以便闭关修炼。

    静室之中,香炉烟袅,缺舟一帆渡盘膝而坐,常负于身后的文殊剑连鞘伫立在前,缺舟五体观心,静悟妙法。

    涅槃净体如意法做为佛门至高武学心法,其内中武学,与禅理相结合,高深莫测,寻常一人莫说修炼,便是花费数甲子,也难能理解其中奥妙。

    但缺舟一帆渡,不是一个人。

    千年共修,一百零八名大智慧的武学经验,数千年的佛法钻研,如今尽归缺舟一人意识,这让缺舟比任何人都学得更快,不消数个时辰,已然理解其中关窍。

    缺舟一帆渡心中不由赞叹一声:“好高妙的佛理,好玄妙的武学,不愧是佛门无上心法。”

    此涅槃净体如意法,与其说是武学,不如说是一门禅学,其名“涅槃”二字,寓意超脱因果业报,意味着“灭”“圆寂”“灭度”“寂灭”“安乐”“解脱”“不生”“无为”,其真实的含义在于修者的大智慧、大开悟。

    “净体”二字,象征无垢无欲,五蕴皆空,万法不沾。

    而“如意”在梵语中名为“阿那律”,乃是“无灭”之意,代表修行者超脱一切烦恼。

    要想将此妙法彻底练至圆满,心境就必须达到“无心”、“无我”、“无为”、“无灭”、“无欲”,“无色”的“南无”之境,练成之后,可变化万千,妙用无穷。

    此等精妙的禅理,给缺舟带来了极大的启发,不由叹息道:“前世吾等千年参禅,一百零八名同修之中,亦有许多以武参佛者,但却无一人悟的此等精深武学心法。温皇啊温皇,你之所言,缺舟受之有愧。”

    前世任飘渺曾评价还是大智慧质疑面的缺舟一帆渡说:“论武,你深不可测,论剑,你犹逊一筹。”

    但此时接触到涅槃净体如意法的缺舟却感觉这句评价还是太高了,此等妙法之前,何言深不可测?

    “文殊非剑,非武观禅,吾着相了。”

    受涅槃净体如意法中的武学理念启发,缺舟一帆渡此刻心念豁达,隐隐领悟到一条超凡脱俗的武道之路。

    “且待来日再印证一番,如今先将此妙法练成为要。”

    收敛心神,缺舟虚静入定,数千年的参禅修为,使其早已心如止水,但是此刻却不能只是心无外物,而是要达到更加高深的无心无我,无想无念。

    无本我,无存在。

    形身舍弃,往向皆空。

    伴随缺舟入定,体内的佛元在不受任何主观控制的情况下自我流动,运转周天,流过各处隐秘脉轮,静室之内时而金光璀璨,时而寂静如死,数度变换,无尽轮回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