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就算这次不成功,不也算是有了联系? 联系联系,不就成朋友了嘛~ 龙校长热情地为他引路,“来,其他人都在等着呢。” 走进去一看。 只见文化宣传部门儿的领导坐在首席中间位置。 其次,华仔等人依次排列开来。 甚至还见到了河南影视的朱总。 他也来了? 有些疑惑,但马禹东还是坐了下去,紧贴着宁昊,属于第四座位。 主持人在做最后的调试准备。 很快,整个影厅都黑下来,熟悉的龙标再次亮起。 龙标过后,就是宁昊个人工作室以及坏猴子的图案,以及东师网络文化的图标。 整座影厅都被屏幕所呈现的光所照亮。 影片第一幕。 范伟示范的神父正在清结捐款箱,突然发现了捐款箱中有一张纸条。 欠上第五元。 范伟并没有生气,反而笑呵呵回了句:讲究。 而这时,街溜子马禹东出现了。 两人走到了倾诉房里。 “神父,我有个事想不明白。”马禹东操着一口方言,痞里痞气道:“你说现在这兵荒马乱,国难当头,咱作为华夏子孙,是不是该干点儿啥呀?” 范伟一怔,“兄弟,你是干啥的?” “我是干啥的?”马禹东用烟杆子当枪。 “国家兴亡。匹夫有责。驱逐倭寇,还我中华。” “我是干哈的你明白了没?” 范伟明白了,你是救国会的。 马禹东怪笑一声,“救国就是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” “力,我出了;钱,怎么办?” 这一幕相当的高妙,将那个鬼神不敬,人的信仰与价值观都崩塌的时代背景点了出来。 也暗示了民众并不对救国会抱希望,不然神父也不会一听到对方是救过会的人,就知道是来要钱的。 也奠定了这场电影的基调。 依旧是宁昊擅长的小人物。 男主小东北可以毫无愧疚的骗走两个小乞丐的唯一宝物,却又无法坐视他们被饿死在街头。 其实《黄金大劫案》和《无人区》差不多,都是在讲当普通的小人物在特殊时期或极端环境内,生存才是第一本能。 从旁观者的角度,单纯的讨论他们是否是好人,未免是一种奢侈。 这种挣扎感不仅体现在了主角马禹东身上,其他人身上也能看出人性的复杂。 影片里最像好人、最有正义感的人毫无疑问是救国会成员。 他们从影片一开始便是一群格格不入的正义人士。 但他们同样也很狡猾,为了利用小东北帮他们完成刺杀任务,甚至不惜拖欠报酬,威逼利诱。 影后芳劝小东北留下,却在最后说:我说过给你,但又没说什么时候。 这并不符合主旋律电影中,常规的正义,但却更加丰富了人性人设。 让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人,而不是一种精神。 说起来,《无人区》在审查时,审核组回应宁昊的理由是:全篇没有一个好人。 而紧接着,宁昊便写出了黄金大劫案这个剧本。 看似是在妥协。 实则更深层的意义。 再告诉审查那帮人,这部片子里有好人了,还都是好人,但又没有纯粹的好人。 好人与坏人的界限在这部电影里被彻底的打破了。 比如,刚开始那个为了凑人头而抓马禹东充数的警察五哥,最后他居然也会放了马禹东。 又比如,房龙父子在这部戏里饰演的一对父子。 刚出场时,两人都是坏人,但谁也没想到两人却展现了一段父子情深。 以及,房明选择了成全。 如果非要说的话,这部戏唯一的坏人就是那个鸟山小日本了。 他的恶是纯粹的。 与之相对的,则是女主角瞎姐的,她的爱是纯粹的。 于是,马禹东便在纯粹的恶,与纯粹的爱中间来回的飘荡,飘忽不定。 直到最后一段儿,凄美的结局结束了马禹东左右摇摆。 他醒悟了,但代价是永远失去了他爱的人。 孑然一身的他,身背家国情仇,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救国会。 其实故事到此结束就已经不错了,可宁昊却暗自憋了一口气! 你不是说我不懂爱情么? 那他就非安排一段爱情! 故事结尾,马禹东在电影院中和其他人交换情报,却发现荧幕里正播放的是影后芳那一台戏。 瞎姐也在其中出现。 瞎姐看向了屏幕外,莞尔一笑,明媚大方,“小东北,你喜欢我吗?” 却成了空谷的绝响。 令人回味无穷。 可如果将这部戏看作是一部爱情片,那就大错特错。 那简直是在侮辱宁昊。 在这部戏里,宁昊还是保持了他一如既往的黑色幽默。 再加上马禹东等人都是喜剧出身,自带的幽默属性,令大家在一部100多分钟的电影,笑了足足有近20分钟时间。 最令人惊喜的是其中出现的明星大腕数不胜数。 影帝多如牛毛。 阵容上甚至丝毫不惧那部票房高达4亿的《新少林寺》。 马禹东暂时还不知道,观众们在看到这部戏以后会有什么反应? 但至少从现场的人群反应可以看出,大家对这部戏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 这绝对是一部合格的贺岁电影! 尤其是那位文化部长带头鼓起掌来,他看向宁昊,“宁导的作品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深沉,回味无穷。” “不知道宁导什么时候能来我们当地拍一部电影呢?我们可以全程给予剧组支持。” 宁昊笑了,他本就有意将坏猴子牵到这里来。 他看向马禹东,介绍道:“他是我们坏猴子计划的副总,这项提议也是由我和他共同完成的。” “在公司里,我负责拍电影,他则负责公司计划的掌控,所以这些问题还是由东子题我回答吧。” 马禹东没想到他突然来了这一出,有些束手无策。 没反应过来。 文化部长却看向他,拍拍他肩膀,“我知道你,李哥提醒过我,说你是咱们当地非常具有家乡意识的杰出人才。” “如果咱们当地想要举行一场电影节,你有没有信心将你电影中出现的那几位给拉过来?” 这是在考量他。 如果拉不过来,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。 但如果能拉过来。那接下来有很多事情就好谈了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