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韩信布置的那一万疑兵也乘机飞速渡河进攻,与攻破安邑的大军,一起夹击魏军。 魏军被前后夹击,首尾不能相顾,最终大败,韩信军生擒魏王豹。 韩信平定魏国,前后用时还不到一个月时间。 这一仗,不仅解除了汉军来自侧翼威胁,重振军威,韩信的威名也就此广传天下。】 【不过韩信虽然灭了魏,但黄河以北地区还有代、赵、燕、齐等诸侯国虎视眈眈。 为此,汉军兵分两路:一路由刘邦率领,退守荥阳,在正面牵制项羽;另一路则由韩信统领,率兵北上平定北方的几个诸侯国。 韩信进攻的第一个目标是代国,代国国小兵弱,很快便被攻破。 此时,刘邦却派人来接收军队,补充荥阳战场的需要,最终只给韩信留下了三千余人。 韩信没办法,只好就地招兵,临时又凑够了三万人。】 【然而,韩信就是仅凭着这点人,却成功战胜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!】 “攻赵之战,韩信再次以弱胜强我真想不出,是什么样的人,才能排在大汉朝的韩大将军前面?” “莫非是姜尚转世,孙武再生?” “飞熊(姜子牙号飞熊)四转世:先姜尚,后孙膑,五百年前诸葛亮,五百年后刘伯温!” “你这也太扯了.” 【汉王三年(公元前204年),韩信率领新征调的三万人马,发起了灭赵之战。 赵国统帅陈余调集二十万大军,驻扎在易守难攻的太行山井陉口,严阵以待。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,也是汉军进攻赵国的必经之路。它有一条约百余里的狭窄驿道,易守难攻。 赵国谋士李左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,向赵军主帅陈余出谋划策,道:“汉军千里行军,士卒饥疲,且井陉道狭沟长,车马不能并行,行军绵延数百里,其粮草辎重必在后。 我军宜守不宜攻,只要挖深沟,垒高墙就可使汉军不得前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