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最后,李斯还指出,驱逐来自东方六国的人才,会对秦国将造成什么样的危害, “非秦者去,为客者逐,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”,“今逐客以资敌国、损民以益仇,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”等等。 李斯从各个方面来阐述了驱逐人才将会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危害,而秦王嬴政是一位有抱负和理想的君王,他听进去了,也认识到了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。 最终,秦王嬴政被李斯的上书所打动,收回了逐客令。 而李斯的这一行为,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,还升了官,成为了廷尉。 不管李斯这一行为只是出于私心还是公私都有,他的确为秦国成功的留下了人才,也为秦国日后扫灭六国一统华夏,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。】 【当秦国国内的忧患解决之后,嬴政便开始磨刀霍霍向六国了。 那一年,是嬴政十七年,最为弱小的韩国第一个被秦国砍翻在地,紧接着便是赵、魏、楚、燕 终于,在嬴政二十六年,秦灭掉最后一国,齐,完成更古未有之大一统。 奋六世之余烈,吞二周而亡诸侯,这统一华夏的伟大功业,竟然真的让嬴政和李斯给办成了!】 “这样的功绩,确实无人能及啊!” “只有始皇帝和李斯是头一遭,后人不过只是在模仿和超越他们罢了。” “李斯最难得的地方就是,他在为自己谋私利的同时,也会把公事做得异常出色!” “所以为什么应该唯才是举!” 【打下江山,自然就要论功行赏。 但有了周朝的前车之鉴,嬴政担心秦再次重蹈覆辙,因此并不想分封诸侯。 这时李斯便提出了废分封,实现郡县制的提议。 郡县制这一举措自然深得嬴政之心,也展现了他先公后私的政治忠诚以及卓越的远见,因此对他更加信任。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权,并且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,而且还强化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,使得封建制度在国的统治根深蒂固,维持了今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架构。】 【不过这种事情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