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 收购-《大唐公主的小驸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纵使他们知道,原州的超级集市凝聚了天下的货源归属。

    真正调度起来,从与世家有些关联的商户取货,未必不能集齐,不过那样势必造成资源调遣上的浪费,中间耗损的费用便超过现价的一成。朝廷也不可能允许地方拥有过重的财权,将此权利下放。他们底蕴丰厚家财万贯,仍能坚持。

    洛阳的西市人流涌动、络绎不绝,沈三问任由护卫在人群之中开出一条小道,开始巡视。

    备受关注的采购之旅,正式拉开帷幕。

    原本热热闹闹的氛围随着不速之客的闯入,又吵闹了几分。不过看清楚来人后大家都恭敬的走远,只要不耽误自家的事情,给权贵让路是洛阳人民的自觉。

    什么时候安全问题都是最重要的,嘈杂的西市说不得也会融入别国的刺客间谍,安全意识一定要有。而且今日还要给世家众人表演,周围太热闹,他们能看到什么?

    文房四宝大多店铺是一起出售的,就算自家只有部分商品,也会捎带着摆上一些其他家的物品,不想多跑的客人便能少走几步路。方便客人,就能多赚钱,洛阳的商人深谙此道。

    沈三问走进一家摆放整齐主要经营纸品的文房四宝店。

    小铺内,用堆高的纸品隔开成三部分,然后摆上一排排的桌子,只余边缘迂回的走道。手工纸按照用途分了作画和写字两种。根据材质和吸水性的好坏,密密麻麻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桌面。

    沈三问进门之初,便有人凑了上来,询问用途和仔细介绍每一种纸品的优点。

    沈三问姑且一听,知道这只是个管事,便吩咐道,“叫你们老板来。”

    看着他的架势和门外魁梧的护卫,店家二话不说立刻让人疾驰而去。

    沈三问对这些纸张没什么兴趣,如今只是来谈价格和供货,这里大多数纸,他都看不上,听这些累赘的介绍只觉得聒噪。

    纸张有厚有薄,大多十分光滑,够用。

    老板知道有贵人前来,跑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。

    沈三问站的笔直,气势如虹的朗声问道,“可与文部有纸浆供应关系,一年产出多少,价格几许?”

    老板笑意如花,“有的。小店如今一年能产六万张纸,能铺满这张几案大小,价格还请大人指示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眼中透出喜悦,是个聪明人,“文部全要了,按照协议价格,每三个月交一次货,三日之后来文部定协议。”

    老板又多问一句,“笔墨砚大人需要吗?小店的砚台不贵,在洛阳也小有名气。”

    沈三问微微笑着道,“不需要,若有需要,自有人供应。本官好心提醒你一句,砚台以后不好卖,还是以做精品砚台为妙,质次价低的砚台以后只能放仓库了。”

    老板疑惑的将他送出去,莫非那些胡人真的能提供价格异常低廉的砚台。

    目送沈三问进了下一家纸品店,他又觉得,怎么会呢。砚台是自古以来读书人需要的,哪有那么多贵公子只买精品,这种重物,一些普通家庭必然是需要的,还是不管他了。这么多年来,是怎么产出的,便怎么继续。

    堂堂的驸马爷怎么会懂普通人的需要呢,老板摇摇头叹息一声。

    复制了无数遍先声夺人的行为之后,沈三问估算出了全洛阳的产量,也发出了邀约。自然不可能将所有的纸品都按照约定的八折供应,这些商家必然要留一些在手中,赚取高价的。

    他今日对笔墨砚的不闻不问,肯定能让那群老家伙心慌。

    只在第一家,沈三问觉得商家面善好意提醒了一句,后来回过神,估计那群家主又要误会他故弄玄虚,后面还是理智的保持缄默。

    至于店家听不听,与他没什么干系,该做的他已经做了,好意得不到理解也不能怪他。

    沈三问这种方式的出场算是目的性极为明确了,就是采购纸品,还是亲自出马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