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0.第690章 天干物燥(一)-《清末之雄霸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现在的蒸汽火车时速只有三十公里,快马加鞭就能和火车并驾齐驱。沿途一带并不安全,不时还有小股的土匪为患。所以各军区并不敢大意,要是出了问题,那可是掉脑袋的大事。

    “乔大哥,这次的干旱主要集中在豫西和豫北地区。现在的铁路已经修到了新乡市,我们是直达目的地,还是沿途就下车?”

    魏子悠拿着行程表做着安排,宽敞的总统包间里,只有她和乔志清两人。

    “郑州的黄河大桥还没有修好吗?”

    乔志清凝神的望着窗外,迎着窗口的车风,心里也稍稍的平静下来。

    火车刚出了北京,窗外已经是一片丰收的景象。成熟的小麦一片接着一片,在车厢里都能闻到麦香的味道。

    “没有,预计要明年才能完工。不过黄河以南的铁路已经开始修建,并不耽误什么!”

    魏子悠脱口而出,一切消息都了然于胸。在昨天乔志清吩咐要视察河南的时候,她已经整理了所有的资料。

    今年铁道部新上马了一个大工程,那便是由北京抵达广州的京广铁路。

    这条铁路由南至北,纵贯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五省一市,预计修建五年的时间,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大动脉。

    京广铁路意义重大,不管是沟通南北的经济,还是加强对江南的政治、军事控制,都有非凡的意义。

    “那就好,郑州黄河大桥是我国的第一条上千米的大桥,意义非同寻常。这次的行程也加上这里,咱们顺便到工地上巡查一下!”

    乔志清点了点头,对魏子悠轻声一笑,显然对她的回答很满意。

    她就跟电脑计算机一样,不管问什么都了然于心。人常说漂亮的女人没大脑,魏子悠却两样都占。有时想想,上天造人也不是太公平。

    因为中国的造桥技术还不发达,所以郑州黄河大桥迟迟没有动工。

    这座桥梁汇聚了全中国的造桥专家,众人第一次把混凝土和钢筋技术用到了造桥里。经过一年的摸索,今年终于开始动工。当然,这些造桥技术乔志清也帮了不少的忙,他也提供了不少浅显的理论。

    “记下了,那我们可以直达新乡市。然后从新乡市乘马车,一路巡视到黄河大桥的施工现场。这样既巡视了旱情,又了解了大桥的施工情况。一举两得,也不耽误行程!”

    魏子悠认真的提了个建议,拿着钢笔不断的添加着乔志清的日程安排。

    在豫北的旱情里,新乡和焦作也最为严重,正好顺路就可以巡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