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以战养兵-《我本闲凉/妾本闲凉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永宁长公主倒是没怎么在意这件事,听见说是给孩子们讲故事,就交代人下去打点,没两天就给她搬来了一只沾了灰尘的大箱子。

    里头放着的,都是旧日的战报甚至是大小卷宗。

    送来的人说:“这都是几年前的东西了,放在那儿许久没动过。长公主说了,扔那边也没用,就叫给您搬过来。也不拘什么时候看完,放您这里也没关系,您慢慢看,给孩子们讲故事要紧。”

    陆锦惜当然是谢过,给这送东西的塞了点银子,才叫人把箱子搬进了屋里。

    原本从借战报卷宗到这东西送来,没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可在打开箱子的那一刻,她才意识到了一点不对。

    箱子里的卷宗,都是一卷一卷整齐排放,特意整理过的。

    但上面依旧有着一层灰,证明很久没动过。

    且虽说是放了很久,但实际上每一卷看上去都很“新”,不是年月短,而是说用得少,并没有像是寻常常用常增的卷宗那样起毛边。

    甚至每一卷的新旧程度,看上去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陆锦惜打开来粗粗一看,便发现这些卷宗果然都是誊抄下来的,应该是在往年的某个时间集中誊抄,从字迹到用墨到格式,都很统一。

    “约莫人死后,抄录的备用吧?”

    死后整理功绩,抄录这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    陆锦惜心里虽有些奇怪的疑影儿,但也还没太多心,只感叹永宁长公主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这么一箱子东西,挺有本事。

    可后面的几天,那一种微妙的感觉,就更重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一箱子卷宗,她让白鹭青雀带着人把灰尘都清干净了,忙活了约有半日,才把东西一一按着时间先后排列整理,放到了书房的书架上,方便她查看。

    不查看不要紧,一查看她竟然发现这些卷宗的起止点不对。

    ——永嘉三十六年到庆安七年。

    年号没差,永嘉是先皇的年号,三十六年是先皇驾崩的那一年,薛况在此之前已经入军随父兄作战;庆安七年则是当今皇帝萧彻的年号,这一年薛况战死含山关。

    但这里面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有,详尽无比,却独独缺了最后那一场。

    没有含山关一役。

    两种可能:

    第一,卷宗抄录的时间,在薛况殒身之前。含山关一役,自然没有进入卷宗,因为还没发生;

    第二,卷宗抄录的时间,在薛况殒身之后。但因为某种原因,含山关一役并不在抄录范围内。

    这可就有点意思了。

    春日的暖阳,斜斜找在了窗棂上。

    鸟儿啁啾的声音,从外面林间梢头传来,青碧如玉的嫩叶已经在枝头舒展开,园子里的花已经有不少开始含苞,早一些的海棠已经压满枝桠。

    书房里弥漫着书墨的香气。

    棋桌上一盘残棋还摆着没收拾,桌上摊放着几本卷宗,白鹭折来的海棠就插在前头的玉瓶里,日光一照,便有一条影子落了下来,正好挡了陆锦惜面前那“那耶扎”三个字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