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此人的学问确实不错,虽比不上房爱卿你们三个尚书,不过底子确实很扎实。” “朕曾经问过这个赵觉,一些关于国家建设上的事情。” “这个赵觉给出的提议,朕觉得不错。” “确实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。” “如今工部刚成立,户部人手暂时也还够,且他又不在最重要的职位上。” “朕就想着,不如就把这个赵觉,先挪到工部去兼任工部侍郎一职。” “王安石管着户部,接下来大溏国的经济发展,又是重点中的重点。” “王安石肩上的担子,只会越来越重。” “工部没有一个有能力,有实力的人坐镇,替王安石分担更多的事情,只怕王安石兼顾不过来,会出了乱子。” 李牧辰把自己心里的顾虑,明明白白说了出来。 房玄龄听完李牧辰的顾虑,也认同李牧辰的想法。 “臣还有一个想法,不知陛下……” “房爱卿有什么好的主意,尽管直说。” “是,那臣就说了。” “赵觉这个人,确实才学实力都兼具。” “虽然在上一次的科举考试里,赵觉不是最优秀的那一批。” “当然了,最优秀的那一批人,如今都已经在各部衙门任职重要的职位。” “赵觉能力在他们之下,只任命了一个从五品的户部郎中。” “但比起这一次小科举中举的人,赵觉可是远远比他们优秀。” “既然工部是刚刚建成,里面的人手也紧缺。” “陛下看中赵觉,不如直接把他调到工部,正式任职工部尚书或者工部侍郎,岂不是更合适的选择?” “不可——” “工部尚书的正式人选,朕心里有其他的人选,只是暂时他们还不在大溏国。” “不仅仅是工部尚书,就连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正式人选,朕也另有安排。” “赵觉虽然不错,还不至于能担任一部衙门的尚书一职。” “先让他保留户部郎中的原职,暂时去工部兼任工部侍郎一职。” “也好趁着这个机会,让这个赵觉历练一下。” “他能力到底如何?值不值得提拔?” “就看他接下来在工部,表现如何了?” “要是这个赵觉真的有能力,到时候再把他正式调到工部,任职工部侍郎一职也可以。” 房玄龄听完了李牧辰的解释,心里这才恍然大悟。 怪不得陛下之前,一直不提拔他特意挑出来的那些人选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