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群群穿着各色襕衫的学子,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,一个个唾沫横飞,争论得面红耳赤。 “听说了吗?荥阳郑氏的家主郑渊,亲自去拜访了武襄侯!” “何止是拜访!我听说啊,两人在赵府正堂,当着马服君赵枭的面,来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论道!” 一个消息灵通的学子,压低了声音,脸上带着神秘的表情,对周围的人说道:“你们猜,他们论的什么?” “这还用猜?肯定是‘五科取士’啊!郑家乃是经学大家,肯定是对侯爷将商贾农耕之术与圣人经义并列,心怀不满,上门问罪去了!”一个年轻学子理所当然地说道。 “问罪?呵呵,你可就猜错了!”那消息灵通的学子得意地一笑,“我可是有内部消息的!我三叔家的表妹的邻居,就在赵府当差!他亲耳听见的!” 这话一出,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。 “快说快说!到底论了什么?” 那学子清了清嗓子,将声音拔高了几分,学着说书先生的腔调,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。 “话说那郑家主,开门见山,直指核心,问侯爷,将经义与杂学并列,是否有违圣人教诲,动摇国本!” “你们猜侯爷怎么说?” “侯爷不答反问,问郑家主,何为‘道’!” “郑家主引经据典,说了一大通。结果侯爷听完,只是摇了摇头,说,‘此乃小道,非大道也’!” “嘶——”茶楼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。 “侯爷好大的口气!竟敢说圣人之言是小道?” “别急,听他说完!” 那学子喝了口茶,润了润嗓子,继续道:“侯爷言,天地万物,皆有其理,此为‘物理’!日月星辰,自有其律,此为‘天道’!而经世济民,富国强兵,让人人有饭吃,有衣穿,才是真正的‘大道’!” “侯爷还说了!圣人经义,是‘根’!理法商农,是‘干’、‘叶’、‘花’、‘果’!根深才能叶茂,花果亦能反哺其根!五者缺一不可,才是我大周万世不移的国本!” 当这番“根干花叶果”的理论一出,整个茶楼安静下来了。 第(2/3)页